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3-04-27/news20130427094734.html
從2009年走來,長三角區域教育協作機制建立已進入到第五年。幾年來,在教育部的關心下,在各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經過我們幾省市教育人的共同努力,長三角地區在共同培養培訓教師、共享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共推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積極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大家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了省市間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好處。實踐證明,合作促進交流,合作創造優勢,合作産生動力。
教育部始終非常關心和支持長三角地區建立教育協作機制。今天杜玉波副部長又親臨會議指導,這讓我們倍受鼓舞。
經事先磋商,這屆長三角教育協作會議的主題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題目。改革是現代中國的主旋律,也是現代教育的主旋律。從浙江實踐看,正是通過大力推進改革,采用新的機制辦學辦教育,尤其是建設高教園區、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教育、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等,浙江教育才有了30多年來的迅速發展,從整體上解決了有書讀問題,基礎教育實現了向全面普及的跨越,高等教育完成了向大衆化的跨越,并已接近普及化門檻。
目前,浙江教育已進入全面解決讀好書的新階段。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讀好書、現代化,時代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人民群衆對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期盼,我們也面臨着一系列新挑戰。在挑戰面前,教育人在諸多方面都顯得不夠适應。理念跟不上,以生為本遠未成為教育和社會整體的自覺行動。教育模式轉變不快,應試教育過度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評價制度單一,教育和學校内涵建設的動力嚴重不足。教育法治化滞後,放開發展和規範化管理的矛盾沒有解決。解決這些教育問題,靠建設,靠管理,更要靠改革。幾年來,浙江教育人認真謀劃,大力推進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教什麼”永遠是教育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在總結分析2006年課程改革情況的基礎上,經過幾年反複醞釀、征求意見以及前期試點,我們從2012年秋季開始,在全省積極實施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全面推進選課走班以至走年級、走學校。普通高中必修課程從116學分減少到96學分,選修課程從28學分提高到48學分。選修課按知識拓展、職業技能、興趣特長、社會實踐四類開發開設。鼓勵普通高中學校積極與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及行業企業合作開發開設選修課。努力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老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權交給學校,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學校朝着特色化、多樣化方向發展。目前,這項改革正在我省各個普通高中學校如火如荼地展開。
建立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這些年在浙江,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加大,我們先後實施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農村中小學“領雁工程”骨幹教師培訓,前者培訓了21萬名教師,後者培訓了3.9萬名教師。在大規模組織培訓中,我們針對教師培訓的被動性、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夠高、培訓針對性不夠強等問題,着手研究教師培訓的專業化、制度化。從2011年開始在全省推進建設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這一制度的核心思想是把培訓的選擇權交給中小學教師。在學校制訂規劃、教師制訂計劃的基礎上,培訓什麼、什麼時間培訓、找誰培訓由教師根據自身專業發展需要确定。全省彙集培訓資源,建立統一的培訓項目和課程平台,教師通過網絡在平台上選擇培訓項目。各地按照相當教師基礎工資的3%和學校事業費的10%提取經費,資助教師參加培訓。這項制度比較好地調動了中小學教師參加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2012年,全省有87%的公辦中小學教師參與了選課,實際參加專業發展培訓的教師達到37.65萬名。
多樣化推進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在中國現階段,統一的高校招生考試制度必須堅持,這涉及公平;但又必須改革,否則科學的育人模式很難深化。這些年,我們在2007年全面推行高考平行申報志願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進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2009年在統一高考中實施“分類測試、分批選拔”改革,由此申報不同批次的考生應考科目範圍不再相同。申報第一批次高校志願的考生考“3+X+選修”科目,第二批次考“3+X”科目,第三批次考“3”内的科目。英語聽力、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安排在平時考試,一年考2次,成績由學生選取最高一次。2011年推出“三位一體”綜合評價高校招生考試試點,高校根據學生的高中會考成績、高校綜合素質測試成績、高考成績按不同比例加權成綜合成績,擇優進行錄取。這一試點不僅改變了“一考定終身”,還在一定程度實現了高校和學生的雙向選擇。2012年“三位一體”試點擴大到了17所高校,報名學生和招收學生分别達到10614人和1419人。在高職院校積極進行了“校考單錄”或“校考+高考”自主招生改革試點,去年全省高職自主招生數已占到同類院校招生數的8.7%。還着眼為基層培養人才,開展了醫療人才、農技人才、小學全科教師定向招生試點。目前在浙江,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正在漸漸地發生着一系列積極的演變。
實施職業教育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這幾年浙江職業教育改革一直沒停步。從2009年探索實施以“公共課程+核心課程+項目教學”為主要内容的中職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現在新型職業課程已覆蓋到96%的學校和50%以上的學生。從2012年開始,針對中高職脫節和一些專業教學内容嚴重重複的問題,大力推進中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重點是進行“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探索。即以統籌培養為主線,着眼5年培養周期,選取技術含量高、培養周期長、就業狀況相對穩定的專業,由高職院校牽頭、中職學校參與,統籌設計中高職培養目标、課程和教材、教學和實習組織,優化職業教育培養内容和過程,切實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2012年,參與試點的高職院校有28所,中職學校有68所,涉及專業57個,招收學生4850名。
今年,我們正在調查和征求意見,計劃在全省中小學以市縣為單位,全面建立教師交流輪崗制度。
改革在不斷地推進,不斷地深化,也不斷地為解決讀好書、加快教育現代化集聚着正能量。但改革無時無刻不充滿着艱辛。當下的教育改革幾乎每一步都觸及靈魂、涉及利益,還關系到社會穩定。不少時候改革面臨着山一樣的壓力。有的人因自身利益反對改革。有的人以不正确的教育觀質疑改革。有的人怕擔責任而敷衍和延緩改革。有的人以求全責備的态度百般挑剔改革。改革常常顯得很孤獨、很無奈,甚至很另類。但改革再難,壓力再大,也不能停步,更不能後退,改革必須不斷地披荊斬棘,向前推進。這是黨和政府的要求,是社會的期盼,更是千千萬萬孩子和教師在沉重課業負擔和工作負擔下的呼喚。
同志們,在中國,長三角是經濟發展高地,是社會事業發展高地,也是教育發展高地。作為高地上的三省一市教育人,我們有責任和使命,也有一定條件,做中國教育改革的振臂倡導者、執着探索者、熱情推動者。我們由衷地希望,三省一市的教育協作能夠多在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上加強研究,加強交流,加強合作;懇切地希望教育部能一如既往地多給長三角教育改革更多的指導,尤其是試點機會;也真誠地希望新聞媒體朋友們能多為教育改革鼓與呼。讓我們高高揚起風帆,用我們的勇氣和智慧,以波瀾壯闊的教育改革,推進長三角以及整個中國教育,向着現代化的彼岸加速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