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所室: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加強科普标準化工作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1〕240号),堅持科普服務供給側改革,切實發揮标準對科普工作的指導作用,推動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協科普部依托全國科普服務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科普标委會)組織實施2023年度科普标準化項目申報工作。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及條件
(一)申報對象
符合政府購買服務相關規定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
(二)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須具備以下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港澳台除外)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不接受非法人單位和個人申報。
2.具有健全的财務管理機構和制度,信用良好,無違法記錄,在相應領域具有權威影響力。
3.具有項目實施能力和基礎,配備專門團隊,能提供實施項目所必備的保障條件。
4.熟悉科普工作及标準編制工作。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不接受申報:
(1)兩年内受到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的;
(2)兩年内被中國科協通報并限期整改的;
(3)兩年内未按要求完成中國科協科普部有關項目的。
二、項目設置
(一)基礎研究性項目
基礎研究性項目是指解決科普标準化建設發展的基本問題以及開展科普服務标準體系表中各個子體系上層規劃類研究項目。
2023年拟立項項目如下:
1.我國科普領域标準化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1-01)
項目内容:全面調研我國科普相關領域标準化現狀,深入分析目前科普标準化工作存在的問題,調研科普領域各相關主體(包括科普内容生産方、科普服務提供方、科普需求方等)的标準化需求,深入研究社會協同的科普标準化工作機制,提出未來科普标準化工作的重點方向和重要舉措。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我國科普領域标準化工作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備深厚的标準化研究和實踐經驗,熟悉科普領域的标準化工作現狀,具備開展科普服務标準化調查研究的相關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2.科普标準國際化路徑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1-02)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了解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國際組織等開展科普标準化工作的組織實施模式和已發布實施的科普相關标準和技術法規的情況,結合我國科普标準化工作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要求,提出适合我國科普标準國際化的規劃、路線圖和實施方案等。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标準國際化路徑研究報告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備深厚的标準化研究和實踐經驗,熟悉國際上科普标準開展情況以及我國科普标準化工作情況,具備開展國際化研究的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3.科普領域國家标準實施效果監測評價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1-03)
項目内容:調研分析科普領域已制定的國家标準實施狀況,深入開展《科普信息資源唯一标識符》(GB/T 41132-2021)、《科普服務分類與代碼》(GB/T 41555-2022)、《科技館展覽教育服務規範》(GB/T 41131-2021)等國家标準的實施情況統計分析,進行科普标準實施效果監測評價,構建适宜科普領域标準的實施效果監測評價指标體系,推動建立科普标準實施監測機制。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領域國家标準實施監測評價研究報告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備深厚的标準化研究和實踐經驗,熟悉科普領域的标準化工作現狀,具備開展科普服務标準化調查研究的相關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二)标準研編項目
标準研編項目是指申報單位根據給定标準題目申報立項,開展相關标準的研究後,編制完成相關标準草案的項目。
第一部分 國家标準預研項目:
1.科普視聽内容分級分類标準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2-01)
項目内容: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全國範圍内傳統廣電、網絡視聽,為政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普企業等節目制作單位或個人提供科普視頻音頻内容産品分級分類标準。通過該分級分類内容,幫助受衆在海量科普視聽産品中便捷找到最需要的内容。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視聽内容分級分類标準研究報告、科普視聽内容分級分類标準草案、國家标準項目建議書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有豐富的标準編制經驗,熟悉科普視聽内容的相關情況,具備開展本研究的相關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2.科普視頻評價指标體系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2-02)
項目内容:對短視頻平台開展調研和訪談,收集各平台關于科普視頻評價的标準、規範等,研究其使用情況和效果,同時依托大數據,對優秀科普視頻進行案例研究,總結優秀科普視頻内容及創作特征,形成科學合理的科普視頻評價指标體系,編制科普視頻評價指标體系(草案),為創作優質科普視頻提供參考和借鑒。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視頻評價指标體系研究報告、科普視頻評價指标體系标準草案、國家标準項目建議書。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有豐富的标準編制經驗及短視頻創作經驗,熟悉各短視頻平台的基本情況,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及實踐基礎,同時具備開展本研究的相關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3.社區科普服務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2-03)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社區科普工作現狀,全面梳理社區科普工作的重要舉措,分析其成效及存在的問題,總結提煉社區科普工作模式,明确社區科普服務的内涵和分類,提出社區科普服務指南标準,對服務範圍、服務内容、基本要求、服務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規範和指導。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社區科普服務指南研究報告、社區科普服務指南标準草案、國家标準項目建議書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社區科普現狀,具有社區科普工作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豐富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4.農村科普服務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2-04)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農村科普工作現狀,全面梳理農村科普工作的重要舉措,分析其成效及存在的問題,總結提煉若幹農村科普工作模式。明确農村科普服務的内涵和分類,提出農村科普服務指南标準,對服務範圍、服務内容、基本要求、服務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規範和指導。
經費額度:15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農村科普服務指南研究報告、農村科普服務指南标準草案、國家标準項目建議書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農村科普現狀,具有農村科普工作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第二部分 标準性文件編制項目:
1.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1)
項目内容:以中國科協和教育部共同主辦的“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為樣本,調研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利用自身科技資源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典型做法、成效經驗、創新舉措,根據新時代科普工作要求,從活動籌備策劃、活動内容和課程設計開發、資源沉澱傳播、科技工作者和志願者動員、學生服務管理、組織工作等角度,提出指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開展高校科學營類青少年科技活動的指南,用以指導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更好開放科技資源,為青少年提供高質量科普服務。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指南研究報告、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基本操作流程,具有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工作相關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2.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2)
項目内容:廣泛調研我國科普場館、高校中學、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開展科普活動現狀、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方向;廣泛調研科技工作者在共建國家開展科普活動現狀、問題與挑戰、未來發展方向;廣泛調研共建國家對于中國在當地開展科普活動意願、預期;廣泛調研其他國家在共建國家創建科普活動基地現狀。提出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指南标準,對服務範圍、服務内容、基本要求、服務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規範和指導。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指南研究報告、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我國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的基本情況,具有“一帶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領域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3.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3)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面向青少年開展的各類暗夜天文科普活動,總結其開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梳理面向青少年的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的開展條件、實施流程和要求、教具要求等,形成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開展的工作指南,為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開展提供參考和指導,促進暗夜天文環境質量保護研究。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指南研究報告、青少年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暗夜天文領域科普内容,具有暗夜天文科普教育活動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4.科普研學課程開發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4)
項目内容:廣泛調研面向社會公衆或者學校團體提供科普研學服務的科普場館、科技旅遊景點、科技企業展廳、高校博物館、中小學等有關單位,深入研究其研學課程建設現狀,研究研學課程開發的設計思路、開發流程、内容要求、重點難點等,明晰科普研學課程與學校課程的關系和區别,提出科普研學課程開發的建議,促進科普研學服務能力和質量的有效提升。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研學課程開發指南研究報告、科普研學課程開發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科普研學課程情況,具有科普研學課程開發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5.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設計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5)
項目内容:廣泛調研國内外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以及設計思路比較成熟的典型案例,同時對我國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現狀進行分析,分析目前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所存在的問題以及公衆需求,并提出改善建議;結合以上研究,提煉形成我國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的定義、分類、構成,以及設計原則、設計流程、設置内容等,為我國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設計提供指導。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設計規範研究報告、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設計規範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設計情況,具有科技博物館标識标牌系統設計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6.智慧科技館數字化運營支撐平台設計規範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6)
項目内容:調研我國各類科技館的信息化現狀,收集科技館現有的信息化、數字化相關标準、規範,并研究其使用情況和效果。依托物聯網、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參考國内成熟行業的相關标準、規範,結合國内科技館的典型特征,編制《智慧科技館數字化運營支撐平台設計規範》,提出智慧科技館數字化運營支撐平台的基本要求、架構規劃、功能設計、數據管理要求、平台軟件設計等信息系統通用技術規範。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智慧科技館數字化運營支撐平台設計規範研究報告、智慧科技館數字化運營支撐平台設計規範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具有豐富的标準編制經驗,熟悉智慧科技館智慧化運營的基本情況和相關要求,具備開展本研究的相關能力和資源。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7.科普場館虛拟現實技術展示方式及設備使用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7)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虛拟現實技術發展和現有标準規範,廣泛調研科普場館虛拟現實技術應用現狀、問題及經驗;研究虛拟現實技術在科普場館中的展示方式和應用場景,以及虛拟現實體驗設備在科普教育中的交互形式、功能配置、技術實現、運行維護等通用要求,為科普場館應用虛拟現實技術開展科普工作提供指導。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科普場館虛拟現實技術展示方式及設備使用指南研究報告、科普場館虛拟現實技術展示方式及設備使用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科普場館中虛拟現實展示技術現狀,在虛拟現實科普展品設計、制作、運行管理、維修維護等方面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通用要求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8.醫療機構科普基地工作指南研究(項目編号:kpbwh-2023-3-08)
項目内容:深入調研醫療機構科普基地,梳理其建設與運行現狀、存在的問題;廣泛收集醫療機構科普基地的典型案例,提煉科普基地的工作模式,構建醫療機構科普基地認定及評價的理論基礎;明确醫療機構科普基地的界定,提出基地的工作指南标準,對工作範圍、工作内容、基本要求、工作流程、工作質量管理等方面進行指導;從政策視角對醫療機構科普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
經費額度:10萬元
項目周期: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
項目預期成果:醫療機構科普基地工作指南研究報告、醫療機構科普基地工作指南标準草案
申報要求:項目申報團隊應熟悉醫療機構科普基地整體情況,具有醫療機構科普基地服務和管理的實踐經驗和研究基礎,并具備一定的标準編制經驗。項目負責人應具有相關領域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負責組織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和标準編制工作,團隊成員應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和研究基礎。
(三)科普标準宣貫培訓項目
本項目為“科普标準宣貫培訓項目”(項目編号:kpbwh-2023-4)分為科普标準宣貫、科普标準編寫培訓和科普标準工作指南編制三個部分實施。
1.項目内容
(1)科普标準宣貫
①制定科普标準宣貫方案
針對4項科普标準(《科普信息資源唯一标識符》GB/T 41132-2021、《科普服務分類與代碼》GB/T 41555-2022、《科技館展覽教育服務規範》GB/T 41131-2021、《綠色科技館評價标準》T/CECS 851-2021)設計宣貫方案,明确宣貫方式、宣貫對象、時間進度、預期成效。
②組織開展科普标準宣貫線上會議
針對4項科普标準組織開展2次線上宣貫會議(每次會議均須宣貫上述4項标準,每次會期2天,每天6個學時),承擔每次會議的籌備及具體會務工作,邀請标準主要起草人對标準内容進行解讀,組織相關方(每次約100人)參加會議,采購并為參會者郵寄上述紙質版标準文件,制作電子版會議材料,會議全程需進行錄制并剪輯為課程,會議結束後組織開展宣貫成效測評并撰寫分析報告。
③制作科普标準宣貫材料
針對4項科普标準分别制作宣貫海報、H5等,并進行多平台推廣,撰寫并發布科普标準宣貫稿件(2次線上宣貫會議每次不少于6篇,推廣平台不少于3個)。
(2)科普标準編寫培訓
①制定科普标準編寫培訓方案
針對科普标準的特點設計培訓方案,明确培訓方式、培訓對象、時間進度、預期成效。
②組織開展科普标準編寫線上培訓班
針對标準化工作和科普标準的特點開發系列培訓課程,解讀标準化政策、指導編寫科普标準。組織開展2次線上培訓會議(每次會期2天,每天6個學時),承擔每次會議的籌備及具體會務工作,邀請标準化和科普領域專家進行授課,組織相關方(每次約100人)參加會議,采購并為參會者郵寄培訓教材,制作電子版會議材料,會議全程需進行錄制并剪輯為課程,會議結束後組織開展培訓成效測評并撰寫分析報告,為參會人員開具相關結業證書。
③制作科普标準培訓材料
制作科普标準培訓海報、H5等,并進行多平台推廣,撰寫并發布科普标準培訓稿件(2次線上培訓會議每次不少于3篇,推廣平台不少于3個)。
(3)編制科普标準工作指南
面向科普工作者,編制科普标準工作指南,從操作層面指導科普标準編寫工作,主要包括标準項目申報渠道和流程、标準編寫流程和方法等。
2.經費額度
本項目經費預算共計35萬元。
項目預算包含為完成申報任務規定的内容及範圍并達到質量标準所需要的全部費用,采購人就申報任務約定内容将不再支付額外的費用。
3.項目周期
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舉辦培訓班的具體時間待與科普标委會秘書處商量後确定。
三、申報材料及時間要求
1.申報材料為《中國科協科普标準化項目申報書》(以下簡稱《項目申報書》)(附件1),申報材料應客觀真實,要素齊全,目标合理,結構清晰,形式規範,不得弄虛作假。不能在申報書内表述清楚的部分,可添加附頁。
2.對于國家标準預研項目,申報單位除了可申報本通知中列出的項目,也可參考《全國科普服務标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領域的國家标準體系表(修訂稿)》(附件2)自拟題目申報,若有前期研究基礎,如标準草案初稿等,請作為申報書附件提交。
3.對于标準性文件編制項目,申報單位除了可申報本通知中列出的項目,也可自拟題目申報,若有前期研究基礎,如标準草案初稿等,請作為申報書附件提交。為避免重複研究,請參閱已經立項标準性文件編制項目名錄(附件3)。
4.同一項目不得以不同名稱重複申請;針對同一項目,同一單位最多提交一份申報書;已獲得中國科協其他項目經費支持的項目不得申請。
因同一項目,同一單位最多提交一份申報書,請有申報意向的老師于2月8日上午11時前将申報意向報學院科研秘書,并于2月14日上午11時前将《申報彙總表》(附件4)電子版、《項目申報書》電子版發送至郵箱20201056@zcmu.edu.cn,項目申報書》紙質版(經項目負責人簽字,一式1份)報送至4A217。科研部将根據學院報送結果,組織開展校内評審工作,具體另行通知。
5.如項目獲得學校推薦,除《項目申報書》外,須同時提供《資質證明材料》(附件5),須法定代表人簽署審核意見、加蓋單位公章。獲得學校推薦項目正式報送的電子版及紙質材料要求另行通知。
四、項目的組織與管理
本項目申報評審工作由中國科協科普部統籌組織并發布評審結果,科普标委會秘書處負責具體實施、項目管理等事宜。中國科協科普部将委托科普标委會秘書處組織專家開展項目評審,結果将通過中國科協網站公布。确定項目承擔單位後,由中國科協科普部、項目承擔單位簽訂協議。
五、立項項目管理要求
(一)項目實施
1.項目單位應嚴格按照《項目申報書》明确的事項實施項目,必須于2023年内啟動并在規定時間内完成。
2.項目應由項目單位本級執行,嚴禁轉包,發現此類情況将取消項目承辦資格并追繳項目撥款。如需有關單位參與協作,請在《項目申報書》中寫明由第一申報單位牽頭項目實施和管理,并明确承辦單位和協作單位雙方在任務分工、經費使用等方面的責、權、利。
3.已有财政支持人員經費的單位,不可列支固定人員工資類預算。同一項目不得以不同名稱申請中國科協其他經費支持。
4.對獲得的項目資金須專款專用,對照預算使用資金,不得擅自變更資金用途,不得擅自擠占、截留和挪用,保證資金支出和财務管理工作的規範性。财政補助單位須對項目經費單獨核算。
(二)項目變更
項目事項确需變更的,項目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專門就調整向科普标委會秘書處上報,具體、完整地說明調整的原因、工作内容、預算金額和内容等,經科普标委會秘書處書面批準後方可實施調整。未履行規範調整程序的變更視為無效。
六、聯系方式
學校聯系人:朱老師、吳老師
聯系電話:0571-86613536
電子郵箱:xmglk@zcmu.edu.cn
通訊地址:濱文校區23号樓623室
學院聯系人:劉老師
聯系電話:0571-61768136
電子郵箱:xmglk@zcmu.edu.cn
通訊地址:富春校區4A217室
1.中國科協科普标準化項目申報書.doc
2.全國科普服務标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領域的國家标準體系表.doc
3.已經立項标準性文件編制項目名錄.doc
4.XX學院2023年度科普标準化項目申報彙總表.xls
5.資質證明材料.doc